西岭记忆

点击右上角蓝字“壮美昭陵”,即可关注,免费订阅。
昭陵初中坐落在唐肃宗埋葬地武将山脚下,学校北高南低,操场在学校的最北面,面积很大,视野开阔。初三时,我们补习班就坐在操场上被师生称之为“高台台”的教室。芒种时节,坐在操场读书的我常望着北山出神,望着岭上层层麦田一天一天变黄,想着站在金色麦田向南远眺的舒畅,小山村人家门前黄橙橙的杏子散发出浓香。  雨后天晴,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几丝白云,阳坡土路已晒白。在女同学果子的邀请下,趁走读生回家背馍,学校周三下午不上课的档儿,我和另外一名女同学终于走向我向往的地方——西岭。
 想去西岭,一是那地方是学校西北方向的一条高岭,磨盘大的红夕阳常从那里落下形成一幅夕照图,我想看看夕阳到底沉没在何处;二是岭上好像只住着几户人家,让人感觉空旷神秘;三是杜甫《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我把黄土高坡上种麦子的西岭和四川有积雪的西岭联系起来,想身临其境去探究;四是我上初一时,班上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家就在那里,她的父亲赵老师矮个儿,说话慢言细语,教我们数学却特别严格认真。那位瞪大眼睛,绘声绘色学着孔乙己捂着花生豆不给小孩子吃的窦老师家也在西岭。
 走上西岭,光亮的山路旁开满黄色的兔子花,长荚油菜已经匍匐在地,金黄的麦子散发出阵阵麦香,蜜蜂、蝴蝶兴奋地舞动着翅膀从我们眼前飞过,一会儿落在野花上,一会儿飞向油菜田。“算黄算割,算黄算割……”布谷鸟已飞回来在催促农民收割了。催雨鸟不知藏在哪株树上,一声连一声“稀糊涂、稀糊涂、……”地叫个不停,雨对西北干旱地区的人们来说,永远都是珍贵的。金黄的麦浪闪烁着农民的希望,闪亮的黄土路上迈过我们轻快的步伐,这条山岭自然静谧,偶尔一棵杨树、椿树挺立在地头,像一位士兵在给小山村站岗。
 到了村子跟前,才发现这座岭上不过十户人家,家家门前宽大,如农村人常说“地扫得能晾搅团”。沉默的土墙木门土窑洞陪伴着主人,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村子看不到人影,一条黄狗朝我们“汪汪汪”地吼了几声后就没了影子。清楚记得,在果子家,我们用水冲洗净从路旁草堆里捡拾的地软,做了一盘清爽可口的凉拌生地软,对于夏天吃着干馒头,没有一口青菜的我们来说,胜似山珍海味。头顶方帕,年轻和善的果子母亲,为我们端出一盘红中透黄的大杏儿,麦黄杏的香甜永远地留在我的舌尖。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很多小山村已经空荡无人,那几家人还住在西岭上吗?听说退休后的赵老师住在宝鸡儿子那里,漂亮的女同学和丈夫远在广东创业,教孔乙己的老师已经作古。昭陵初中北面的前山村、索山村、东北的杨家沟口、槐木沟等山村都有我初中的同学,他们大多务农,个别人在外地工作,三十年未曾见面的也不少,不知道他们生活的如何?见面还认识吗?
  又是一年麦黄时,北山果树葱绿,山地上小块的油菜麦子正搭镰收割,布谷声声,漂泊异乡的同学,你们闻到故乡浓浓的麦香,扑鼻的麦黄杏味了吗?

长按下面二维码,添加公众微信号“壮美昭陵”将有更多人分享文化艺术之美!这是中国西部文化艺术原创精品交流推广平台,欢迎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关注、踊跃投稿。您的诗歌、散文、小说、民间故事、书画、雕塑、剪纸、音乐等艺术精品,都在投稿之列。也可联系我们去拍摄编稿。
投稿邮箱:
360701503@qq.com或13468916590m0@sina.cn
联系电话13468916590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