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论“见” | 情智共生,教学双赢 ——从名师看:语文教学中的“情”与“智”

情智共生
教学双赢
暑假里辅导正在上初中的妹妹发现一个很有意思但也让人头疼的问题:小学四五年级时,每个新学期领回课本的第一天,妹妹就会把语文书上所有的课文通读一遍,我本以为她对语文感兴趣,语文成绩也会很优秀,但结果却与我的料想相反。后来上了初中,再没看见过她在新学期发书后主动翻过语文书。虽然在学校时语文卷子刷了不少,但妹妹的语文成绩依然没有明显进步。我仔细思考了这个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到底应该侧重兴趣、情感的培养还是智力方面的思维训练呢?又该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来听听各位语文名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一、孙双金:情智语文,回归教育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是“情智语文”的创立者,“情智语文”当中的“情”可理解为人的兴趣、情感,教育应该是有温度、有感情的工作。从心理学来看,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而情感和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在充满感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持久的驱动与激励作用。但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把语文课堂变成了乏味无聊的认字写作读书课,或是变成了刻板沉重的死记硬背课,学生学习任务重又得不到优异的成绩。因此,让语文课堂重新找回情感魅力,才能让语文真正的被学生喜爱,才能让语文发挥明理育人的作用。
顾名思义,“情智语文”中的“智”就是指智慧、智力,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传递智慧。想要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必然要使学生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锻炼记忆力,发展逻辑思维,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做一个智者。但现在的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过于激情澎湃,“将煽情进行到底”,却忘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东西。
“心主情,脑主智,情智和谐共生的人,才是具有核心素养的人”。孙双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该过于侧重情感与智力的任何一方,语文教学应该是既注重情感又强调智力的学习。
二、于漪:培养情趣,开发智力
于漪认为,语文教学要讲究情趣,语文课程要充满乐趣。教学中充满欢乐,才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肺腑,乐而往之的学习需要。在强烈兴趣的带动下,学生才能自主地进行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并产生属于自己的关于语文的独特见解。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学习和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果,而效果又会反过来促进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必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教学产生情感和趣味。
同时,于漪还具有时代的眼光,主张教学要注入时代的活水。她认为当今时代需要学生既能读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知识和能力缺一不可,而智力作为能力的重要要素必须得到更好的专业训练。于漪的教学论文中有着一条重要线索,即: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此外,在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于漪还主张进行听、说、读、写,实践的全方位训练。
三、魏书生:享受学习,发展能力
辽宁省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把学好语文的条件归纳为三个部分:动力、智力和技术。
所谓“动力”即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力量,它又分为:明确目的、激发情趣,磨练意志。很明显这是从学生学习的情感出发的。他说:“学习是一种享受,虽然学习有很多苦,很多累,但世间万物必定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从苦学中,你也充实了自己的精神,这样不也是一种享受了吗?”因此,如果失去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失去了享受读书乐趣的能力,那么苦学语文注定是没什么成效的。
“智力和技术”方面分为培养注意力、锻炼记忆力和发展思维力三个部分。语文学习最忌讳三心二意,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会犯这样的毛病:心不在焉地读完一篇阅读,回过头发现文章讲得是什么都没记住,便需要浪费时间再阅读。那么如何培养注意力呢?魏书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好方法:定时、定量。除此之外,魏书生还提出了许多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例如:一分钟记忆赛、记忆体操和列表记忆等。
总结
从语文的核心素养出发,单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情感或只靠“刷题”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都不是学好语文的正确方法。在当今时代,语文逐渐成为最难“提分”的一门学科,教师想要上一堂既生动有趣,又能教给学生更多知识的课堂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对语文的兴趣与热爱。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小学阶段,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背诵一些优秀的诗词、文章;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在高中阶段,主动和学生讨论语文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形成关于语文的独特见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情”、“智”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孙双金.情智教育16年[J].中国教师报,2019.07.10.
[2]于漪.点亮生命之火[M].北京:商务印书社,2019.
[3]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 END –

作者 | 罗端阳
编辑 | 杨雨晴 杨闪闪
审核 | 郭茜 黄子寒 赵鹏爽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