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有寄 | 心中静,则指下静,则弦音静,则听者心静。

编者按:甲和灯与如山古琴联合主办了“琴禅知心”古琴入门课程(点击查看详情),导师之一可航老师著有《琴心有寄》,一则记述她修习古琴的人生体验,一则记述她的老师,著名琴家如山法师禅、艺同修的传奇人生。经授权陆续分享给大家。


(下)
远在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年),藩王朱常淓纂集刊印琴谱《古音正宗》七册,收五十曲,其中就首次收入了这曲《平沙落雁》。(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明代朱权一说,至今莫衷一是。
每赏“平沙”,伴随着清寥飘逸的琴音,总像置身于一卷氤氲简净的琴意水墨画,雁之多寡、聚散、起落悉入画中,鸣声时隐时现,旋律宁谧悠扬。
宋 王洪 《潇湘八景图之远浦归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远远地,天际边,隐约出现几个小黑点儿,渐近,渐近,是雁群归来,颀长而平滑的颈,丰满有力的翅,姿态闲适逍遥。渐近,渐近,它们时而跌宕盘桓,时而振翅拂风……释空尘和尚的《枯木禅琴谱》中有如下描绘:“朦朦,忆关山难越,音信难通。说甚么渐逵也鸿,孤飞谁同。未识吴江枫落冷,先听寒山半夜钟。捱次拟成行阵,横斜若列兵戎。来北海,到江东,身世在云中。”师父说:“用我们的节拍和韵律的变化带动听者的心,用心相挥双手,心中静,则指下静,则弦音静,则听者心静。”静而芬芳。芬芳亦在奇险处。“试看他飞上云端,扰扰攘攘,只在空际回旋。
猛可的又群然一声划剌江皋。”
剌伏,师父的手掌优雅地煞于弦外琴身之上,如雁群竟落,“机藏浅草,共倚蒹葭”。
随之急骤数声,跌宕辗转,继而渐渐平复,应作如是吟:
“月色莹莹夜气清,霜天露冷,
更长漏永,菰米何处寻。
哀哀嘹唳,止宿在那沙汀。
鹊噪鸦鸣互震惊,鸥鹭喜相迎。
饮也啄也, 稻粱丰盈。
正是君子不忧贫。
唯想莫春归去,依旧同群。
只缘是宾鸿社雁,平沙水云。”
宋 牧溪 《江天暮雪》局部 日本鹿苑寺藏
“平沙落雁”一词,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可找到出处:“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 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大书法家米芾见到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拍案叫绝,给每幅画作都题上诗句,其中“平沙落雁”一则写道:
“岁宴江空,风严水结。
冯夷剪冰,飘飘洒雪。
浩歌者谁?一蓬载月。
独钓寒潭,以寄清绝。”
宋 李氏《潇湘卧游图》局部
宋人刘改之有《平沙落雁》同名诗云: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诸阙。
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
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
元代鲜于必仁亦有同名曲《普天乐·平沙落雁》:
“稻梁收,菰蒲秀。
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洲。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是互相影响,或是世代传承,千百年来,“平沙落雁”这个题材使诗人、画家、琴者的创作灵感不谋而合。
宋 牧溪 渔村夕照日本根津美术馆藏
“清秋寥落,鸿雁飞鸣”,也许,只因这样的景象太浪漫,太醉人,长久以来, 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歌之咏之、画之书之,以寄托最纤细或宏阔的心意。
“行云自在多闲意,望鹤高飞有远心”。
忽然想起曾看过的于右任所书的这副对联,将其中的“鹤”换为“雁”,用于形容此曲意境,亦不贴切
我欣赏清雅恬淡的人生态度,向往“鸿鹄远志,逸士心胸”之酒脱自由。携师父心口相授的《平沙落雁》,亦可以胸怀梦想,潇潇洒洒行走天涯。
?
《琴心有寄》之一:第一堂琴课之二:用“心”练琴,是一辈子的事之三:弹古琴,为何要讲究“和”?之四:古琴之美,首在琴德之五:世事无常,只需怀想之六:《酒狂》不要狂,要陶然之七:有谁能赋予我们时光流转的魔力之八:“四美”齐备,方可言琴之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南山”之十:古琴,如同声音的诗歌之十一: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十二:弹《普庵咒》,修平常心之十三:大巧若拙之十四:岁月匆匆,你我都是旅人之十五:琴心有寄 | 半曲平沙走天下
可航老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华古琴文化研究会理事。曾任中央电视台编导、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北京大学国艺苑古琴教师。师从如山法师习琴多年,逐渐形成古朴、隽永的演奏风格。于师传之曲目,细微精妙处把握尤真;于琴乐之表现形式,又善于立足传统,研究创新手法。著有长篇习琴笔记散文集《琴心有寄》。点击上图了解详情课程咨询与体验课预约
请扫码添加灯心儿微信
?
最近公众号又又又改版了,打乱了文章的推荐顺序,为了不错过明天更精彩的内容,记得把“甲和灯”设置“星标”,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噢~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