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获得确定性的高收益呢,比如买到收益率10%的保本产品,但是在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中,只有大型银行的存款最接近无风险,而存款利率往往非常低,甚至不能跑赢通胀;一般来说,超过无风险利率的收益都是有风险的。
前几天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金融论坛上再次提醒我们:
- 90年代初的股票认购证
- 90年代中期的期货
- 2000年的互联网浪潮
- 2003年开始疯狂的房地产
- 2005年吹起的电商风
- 2006年的大牛市
- 2008年的债市
- 2009年的黄金
- 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
- 2016年爆发的比特币……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自己错过了好几个亿?
其实我们应该反省一下,为什么总是抓不住“暴富”机会呢,当然部分原因是受到能力和眼界的限制,但还有一个共性问题:对市场风险的恐惧。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导致了财富分配结果大相径庭。我们看中国过去20年,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承担风险的人,最终获得的财富远远超过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其实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道理,所谓“富贵险中求”,说的就是这个事。
既然风险是决定收益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那我们就不应该把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做直接的比较,因为收益高有可能是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应该关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通常被用到的指标是夏普比率,即单位风险超额收益=(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水平,夏普比率越高的投资性价比越高。
文:蒋寒尽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观点和预测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
佛系选基OUT,现在流行父系选基
30岁家庭资产配置图鉴